Sunday, October 19

手把青秧插野田
低頭便見水中天
六根清淨方為稻
退步原來是向前

Friday, October 17

汪精衛 - 慷慨歌燕巿 從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負少年頭

姜尚 - 寧在直中取 不向曲中求

老夫在此,名雖垂釣,我自意不在魚。

吾在此不過守青雲而得路,撥陰翳而騰霄,
豈可曲中而取魚乎!非丈夫之所為也。

吾寧在直中取,不向曲中求,不為錦鱗設,只釣王與侯。



封神演義 第二十三回 文王夜夢飛熊兆

子曰: 以德報怨,何以報德? 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!

量小非君子 無度不丈夫

李清照 -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

Monday, October 13

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

一桿銀槍 一卷破書 一局殘棋 一壼濁酒

Saturday, October 11

天問 屈原

屈原(约公元前339~约前278)。
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、政治家,“楚辞”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。本世纪中,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。屈原的作品,根据刘向、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,有25篇,即《离骚》1篇,《天问》1篇,《九歌》11篇,《九章》9篇,《远游》、《卜居》、《渔父》各1篇。据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司马迁语,还有《招魂》 1篇。有些学者认为《大招》也是屈原作品;但也有人怀疑《远游》以下诸篇及《九章》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。在语言形式上,屈原作品突破了《诗经》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,每句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字不等,也有三字、十字句的,句法参差错落,灵活多变;句中句尾多用“兮”字,以及“之”“于”“乎”“夫”“而 ”等虚字,用来协调音节,造成起伏回宕、一唱三叹的韵致。总之,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。

原文譯文及作品賞析
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69838.htm

Monday, October 6

辛棄疾〈醜奴兒〉

少年不知愁滋味,愛上重樓,愛上重樓,為賦新詞強說愁。
而今識盡愁滋味,欲說還休,欲說還休,卻道天涼好個秋!

──辛棄疾〈醜奴兒〉